事件取样观察法
关于幼儿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大都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从被试者各种各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情境中,等待所要观察的行为出现,然后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即为事件取样观察法。
一、事件取样观察法的长处
事件取样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观察行为事件的全貌,了解行为的发生、变化及终结,以分析行为的因果关系。其研究范围广泛,收集资料的时间也相对经济些。
(1)事件取样观察法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获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时间比较经济,是很省时、简便、实用的一种方法。观察者只要带上笔与纸等观察工具,以既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一旦发生,从而进行观察记录。
(2)搜集到的资料不孤立,也不割裂。事件取样观察法研究的事件记录比较完善,可以对行为的前因后果做详细记录。从开始记录行为发生一直到结束为止,因此,观察记录到的内容仍以事件为主线,尽可能地忠实于事件本身。
(3)事件取样法是能综合运用叙述性描述的记录方法。事件取样记录数据的方式,一般以描述性质的数据为主,有时也配合已发展出来的查核表来计算行为的数量。
二、事件取样观察法的弊端
1.可能会缺乏测量的稳定性。
2.事件取样法经常会伴有文字描述的记录,和时间取样法相比,在分析时就难免会繁琐一些。
3.事件取样法只适合不太经常发生的行为。不能使研究者进行大样本的研究,只集中观察特定事件本身,对导致其发生的条件和环境等信息不能充分了解。
三、运用建议
运用事件取样法观察前,一定要选定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观察中只注意观察这些选定的行为或事件。事件取样观察法与轶事记录法有相似之处,都关注的是选定的行为或事件,不同的是,事件取样观察法是实施正式观察活动时而不是事后追忆记录的。当确定所要观察的事件时,要进行现场判定并将事件完整记录下来。
运用事件取样观察法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观察前要确定所要研究的行为或事件,确定所需记录的资料种类及记录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记录表格。第二,观察时只要预订行为或事件一出现,就要立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