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以将现代质量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通常称为质量检验阶段。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管理。
1.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这里所指设计过程,包括着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工艺准备、试制和鉴定等过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用户要求、科技情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产品质量目标;组织销售、科研、设计、生产、质管等多部门参加的审查和验证,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督促遵守设计试制的工作程序;等等。
2.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的内容
制造过程,是指对产品直接进行加工的过程。它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建立一个优良的生产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组织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和促进文明生产;组织质量分析,掌握质量动态;组织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等等。
3.辅助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辅助过程是为保证制造过程正常进行而提供各种物资技术条件的过程。它包括物资采购供应、设备维修、工具制造、仓库保管、运输服务等。它主要内容有:做好物资采购供应的质量管理,保证采购质量,严格把控入库物资的检查验收,按质、按量、按期地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做好工具制造和供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等。
4.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使用过程是考验产品实际质量的过程,它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继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保证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不断促使企业研究和改进产品质量。它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处理出厂产品质量问题;调查产品使用效果和用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