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如何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
核心提示:
什么是企业制度:企业制度可以按照狭义和广义来划分。狭义的企业制度是指企业组织内部的非市场契约,主要用于调节与企业经营有关的行为主体在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企业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雇佣制度、分配制度、激励制度以及生产管理制度等。广义的企业制度则是在狭义的企业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到包括企业外部各种非市场的、市场的契约关系,如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等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契约关系等领域。这里按照狭义的企业制度来理解,则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1)企业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对企业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2)企业组织制度,是企业组织形成的制度安排,如治理结构、领导体制等。(3)企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制度安排,如企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等。
企业制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企业制度是企业理念文化的保证;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文化形成的基础;企业制度引导企业行为文化的形成;企业制度影响企业形象力的提升。
2.现代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核心提示:
企业制度对伦理道德的追求更加显著;文化传承成为企业制度选择的重要依据;制度与文化的融合水平决定着企业制度的实施效果;鼓励创新是企业制度设计的普遍追求;利益多元分享的制度设计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3.试分析我国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进程和现状。
核心提示:
建设进程:“双轨制”的形成时期(1978—1983年);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探索时期(1984—199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1992—2001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2002年以来)。
建设现状:发展速度快,区域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改革不断深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需理顺;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法治环境有待改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发展瓶颈仍然存在;产品市场建设成绩显著,市场管理环境仍需改善;商品市场发展较快,要素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中介组织发育滞后。
4.比较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特点。
核心提示:
欧洲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特点:从欧洲企业制度的变迁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5世纪以前出现并一直存在着的自然人企业, 或称传统企业,主要特征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不分,对企业经营亏损承担无限责任。第二阶段是15世纪以后出现,并在17 世纪被赋予法人地位的企业,或称现代企业,其特征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根据所有者承担企业责任的不同,又分为无限责任和有限责任。欧洲各国企业制度有一定差异,具体可以从股权持有情况、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美国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特点:美国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也是现代企业产权组织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发达的企业治理结构、重视管理制度创新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设计。
日本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特点:日本的企业制度建设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是亚洲最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家。日本的企业制度在吸取西方企业制度规范运作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深受东方文化影响,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企业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以私人资本为主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者掌控企业的管理体制、发展中的主银行制度及其筹资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企业用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