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应突出三维课程目标。一是情感目标中要使学生认识幼儿文学在婴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对幼儿文学的喜爱之情。二是知识目标中应该使学生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原理与特点,了解不同的幼儿文学体裁及其特征,熟识古今中外著名幼儿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扩大学生幼儿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三是能力目标中要使学生具有幼儿文学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朗诵能力、创编能力、讲述能力和表演能力,具有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助力。
基于以上认识,本书在编写中体现出以下特色:
1.理论知识注重文学性和专业性
本书的理论知识通过文体概述、作品欣赏、创作指导三个部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幼儿文学教程与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在理论知识编写的过程中融进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专业课程的理论成果,将文学性和专业性结合起来。
2.实践能力注重实用性与操作性
本课程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且更重视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要求依据课程目标,将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置于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书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第十一章“幼儿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指导”的编排设计上。以往的幼儿文学教材在作品选编时,往往采用文体分类法。本书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采用了主题分类法,选择常用的幼儿园活动主题,将各种体裁的优秀作品选入各个主题中,便于学生将幼儿文学作品作为专业实践资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另外,每一章后都附有思考与练习环节,为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收藏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