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科学巨匠——艾萨克·牛顿

划时代的科学巨匠——艾萨克·牛顿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年)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伍尔索普村。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1磅$2lb$3=0.4535924公斤$2kg$3),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幼年时,母亲改嫁,牛顿由外祖母抚养,从小过着贫困孤苦的生活。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牛顿12岁时进了格兰瑟姆中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于是舅父鼓励牛顿上大学读书。1661年,19岁的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他发誓,要把毕生精力贡献给科学事业。他刻苦攻读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课程,接受了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的自然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为他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1665~1666年,伦敦流行鼠疫的两年间,牛顿回到家乡。1667年重返剑桥大学,在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1669年巴罗推荐26岁的牛顿继任卢卡斯讲座教授。从此,他在剑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达30年之久。他的辉煌的科学成就,都是在这里取得的。

1672年牛顿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终身会长。1699年就任造币局局长,1701年他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被封为爵士。1727年3月31日(儒略历1727年3月20日)牛顿病逝于伦敦,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由于他在科学事业上的杰出贡献,遗体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公墓里。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和勤奋是分不开的。他刻苦钻研,废寝忘食,这种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精神,使得他不断地取得新成果。他的第一个轰动世界的成果是发现光的本质,即发现普通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他制造的第一架反射天文望远镜至今还在天文台使用;他的另一大发明是创造了数学上的微积分学。而他最伟大的发现在力学领域。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部划时代的巨著阐述了物体运动的惯性定律、力和运动关系的定律、作用和反作用的定律三大定律。书中还叙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研究了太阳系行星、卫星和彗星的运动规律。牛顿也因此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天文学家。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2日 - 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杰出的启蒙主义者。蒲柏为牛顿写了著名的墓志铭:“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 于是,一切都变得光明。”

今人有词赞曰:

剑器近·牛顿

三磅重。遗腹子、上苍不公。无须自怜孤影。启鸿蒙,力拼争。善观察、喜作手工。天资勤奋谦诚,功必成。

天幸。获恩师力挺。才华横溢,成果丰、三项大发明。赞万有引力定律,创建微积分,光的分解合成。科学巨翁。造福人类,黑夜获得光明。传承让生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