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陈景润

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陈景润

陈景润(1933~1996年),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从小喜好数学。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1690—1764年)写信给欧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1、任何不小于4的偶数,都可以是两个质数之和(如:4=2+2);

2、任何不小于7的奇数,都可以是三个质数之和(如:7=2+2+3)。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 明确表示他深信哥德巴赫的这两个猜想都是正确的定理,但是欧拉当时还无法给出证明。以后,许多数学家都跃跃欲试,可是直到19世纪末,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也没有任何进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艰难被喻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1900年,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会议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为23个世界级数学难题之一。此后,20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这一200多年悬而未决的数学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华罗庚是中国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1936~1938年,他赴英留学,师从哈代研究数论,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验证了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猜想。1950年,华罗庚从美国回国,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组织数论研究讨论班,选择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讨论的主题。参加讨论班的学生,例如王元、潘承洞和陈景润等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1956年,王元证明了“3+4”;同年,原苏联数学家阿·维诺格拉朵夫证明了“3+3”;1957年,王元又证明了“2+3”;潘承洞于1962年证明了“1+5”;1963年,潘承洞、巴尔巴恩与王元又都证明了“1+4”;1966年,陈景润在对筛法作了新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对于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遥。

陈景润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以惊人的毅力,艰苦卓绝地在只有6平米的斗室里刻苦攻关。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陈景润终于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当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同时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

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1996年3月19日,在患帕金森氏综合征12年之后,由于突发性肺炎并发症,陈景润不幸逝世,终年62岁。后人有词赞曰:

风入松·陈景润

冥思苦索二百年。艰难如攀岩。哥德巴赫片纸言,证猜想、疑案孤悬。难倒精英一片,何人可摘皇冠?

风刀霜剑经磨难,接力迎挑战。呕心沥血无寒暑,斗室间、潜心钻研。陈氏定理惊艳,登顶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