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是马克思17岁时撰写的中学毕业论文,文章以深刻的思想性和严谨的逻辑性,探讨了职业选择的核心原则与社会价值,至今仍对青年群体具有重要启示。
马克思强调职业选择需避免虚荣心、名利欲的干扰,主张通过冷静研究,综合考量个人兴趣、身体条件、能力水平及社会关系的影响。他认为,只有在对职业的困难充分了解后仍保有热情,才是适合的选择。文章提出职业选择的“主要指针”应是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服务。他认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不可分割,唯有选择能为人类福利劳动的职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尊严与幸福。
文章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脉络,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入手,逐步论证职业选择需遵循的原则,最终落脚于社会价值的实现。全文分为:职业选择的必要性、方法论及价值追求三部分,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课文语言优美,修辞丰富。如运用比喻与排比,将“虚荣心”比作“迷误的灵感”,以排比句强调职业需“能提供尊严、正确思想与广阔社会价值”。又如运用反问与设问,通过“谁能抗御生活的猛烈冲击?”等反问句式,引发读者对职业选择深层意义的思考。
马克思的职业观对当代中职生尤为切合:在职业选择中需平衡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避免急功近利;同时,将职业理想与国家复兴、人类福祉结合,方能实现人生价值。